第(1/3)页 “你就不紧张,不着急,现在还有空跟我聊这些?” 聊完正事,刘玉芬好奇的问了起来。 不知道从何时开始,他总感觉陆永尚变了一幅模样。 就像心里有了寄托一般。 算算日子,好像就是从有了孩子之后。 同时她也在心里感叹,男人果然有了孩子就是真正的长大了。 “我现在没时间管那些事呀,横道那边的报告估计你也看到了,酒厂需要扩建,实木家具,精品成衣的订单也发了过来, 还有我媳妇那边,哪有空管这些莫须有的事情。” 陆永尚一直在地图上按照前世的记忆找寻着什么,头也不抬的说了起来。 一个普通的猎手,一个靠着自己打拼,第一个女林业局书记。 没想到,到了最后,两人的目标和理想竟然如此的相似。 “莫须有?好词,看来你不像是初中毕业生呀,我看你天天都在跟媳妇打电话,两口子也够恩爱的呀。” 刘玉芬提起卢玲灵同样感慨起来。 这么一个优秀的女知青,咋就让这小子拿下了,人都上大学了,家里也摘帽子了,还能如此恩爱。 这可真不容易。 毕竟这段时间,知青返城的后遗症已经爆发出来了。 不少给村妇搞大肚子的男知青,现在连知青办都联系不上了。 不少妇人都挺着大肚子,或者领着孩子去知青办闹。 弄的知青办都快要关门了。 “对了,那个学校的事,以前我摆脱赵鹏展兄弟俩帮我弄,现在咱都这关系了, 你看能不能帮我找找人审批一下,我记得今年扩招了一批中专生, 分几个到我那就行,盖房子这事不用你们管,就在我家侧面那片空地就行。” 提到学问,陆永尚突然想到盖小学的问题。 说实话,那个赵鹏展兄弟俩实在是太墨迹了,都这么久了还没有消息。 但就这种级别的领导办事就是这般,只能一级一级的向上反映。 每一个步骤都需要等好久。 后世有过一句话,叫投资不过山海关。 在这个年代,这句话就已经初见端倪了。 “嗯?总想着发展经济了,这事我还真给忘了,行吧,这边我帮你督促着点,等第一批中专生毕业了,我挑几个好的给你分过去。” 第(1/3)页