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(1/3)页 黄巾之乱大部分虽然已经平息了。 但也只是大部分。 张角三兄弟虽然死了,但是各地依旧还有众多打着张角名号,打着太平道名号的贼兵。 而青州就是诸多州郡当中,残留黄巾军最多的一个州。 当时平乱的时候,朱儁还有皇甫嵩只是将豫州以及荆州附近的黄巾贼兵清剿了一遍。 但偏远的青州中间还间隔着徐州以及兖州。 曹操上任兖州刺史之初,只忙着平乱兖州,而徐州刺史陶谦一样在清扫徐州的内部。 这也就导致了青州的黄巾军就如同滚雪球一样,越来越多。 并且已经威胁到了兖州还有徐州两地。 此时曹操所在的泰山郡,便是接连青州,徐州和兖州的一块战略要地。 泰山郡北部接连青州,而东部则是接连徐州。 就在年初过后,青州百万黄巾一路席卷了齐国,朝着泰山郡攻打。 作为兖州刺史,曹操不敢耽搁,于是率领三万兵马,从濮阳一路东进来到了泰山郡。 三万兵马,面对百万黄巾贼兵,曹操自然没有想着将其击溃。 这一点曹操还是有些自知之明的,毕竟他不是段羽,而兖州兵马也不是凉州铁骑。 曹操的意图很简单,就是拖。 百万黄巾要吃饭啊,所以他们才会攻城掠地。 但是要守住城池,让他们没有粮食可吃,用不了多久,这百万黄巾自然就会鸟兽作散。 而且不光如此。 曹操在看到了段羽引百万流民进入凉州,也想到了一个计划。 那就是拖垮黄巾贼兵之后,吸收其精华,进入兖州,进行屯田。 一场黄巾之乱下来,使得人口锐减,土地大量闲置。 曹操的打算,就是拖到这些黄巾贼兵没有粮食四散的时候,再取其精华去其糟粕,然后吸收进入兖州安置。 这个计划是好的,但是偏偏有人却在这个时候开始捣乱。 这个人不是别人。 就是刘备。 刘备在进入徐州之后,便在陶谦的麾下担任了骑都尉一职。 因为其能征善战,帮助陶谦平定了徐州得黄巾贼兵,因此立了不少大功。 为此,陶谦上表朝廷,举荐刘备为琅琊相。 陶谦让刘备担任琅琊相一职也是有目的的。 琅琊相紧邻青州北海国。 当时也是青州黄巾最为泛滥的时候。 陶谦的意图是让刘备在琅琊国挡住随时都有可能南下的黄巾贼兵,以此来恢复战后的徐州。 第(1/3)页